Posted in

从“放弃”华为到创办两家上市公司,朱兴明如何成为中国“工业管理之王”?

资料来源:Rishi 商业评论

20年来,朱兴明以一己之力打破了欧美的垄断,将我国工业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的水平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张俊志 |张俊之 作者
正常 |编辑
联石商业评论出品|
1999年,任正非感觉到行业“冬天”即将来临,决定出售华为非核心业务,将主要资源集中到电信业务上。后来,他写了著名的文章《华为的冬天》,文中他说:“这个网络设备供应的冬天将会热得让人无法理解,而且冷得惊人……到时候,那些穿棉衣的人就会活下来。”
2001年10月,华为将其盈利能力最强的子公司华为电气(原名Mobec,后更名为华为电气,主要业务为通信供电)出售给美国艾默生公司。以7.5亿美元(其超级净资产的4倍,相当于6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美国。
这是华为发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正是这7.5亿美元,让华为克服了互联网泡沫破灭、CDMA业务失败、失去发展小灵通机会等逆境。
此次事件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被“卖”给艾默生的华为集团不少人随后纷纷创业。于是,许多新技术相关的公司在中国诞生。
据不完全统计,华为前员工创办的上市公司有20多家,集团出售给艾默生后已创建了十几家上市公司,还有数十家被高价收购后正在上市。在资本市场上,这些系统统称为“卡登-艾默生系统”。
其中,创新技术chnology正在展现出最耀眼的表现。该公司被誉为“工控小华为”、“东方西门子”,一手打破了欧美二十年来的垄断,将国内工业自动化核心部件(如变频器、PLC、伺服电机)水平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目前,中国平均有四分之一的电梯使用 Inova 控制器。汇川技术新能源电控产品市场份额仅次于比亚迪。工业机器人产品在日本排名第三。投资者在日本市场占有率第一。伺服系统拥有全球第五大市场份额…
在资本市场上,自IPO以来,汇创科技的市值已经翻了20多倍,达到近2000亿的市值。还培育了联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小巨人”。
一切的背后这些伟大成就的背后,始终有一位谦虚的前华为员工。他就是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最佳CEO榜单的朱兴明。
1
创业之路
朱兴明,1967年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 198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齐齐哈尔的东北重型机械大学。
很多人可能对这所学校的名字不太熟悉,但它并不是普通的大学,而是当时88所国家重点大学之一。 1985年至1997年,学校逐步迁至中国河北省秦皇岛市,并更名为燕山大学。
四年的大学学习结束后,朱兴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到学校攻读自动化专业研究生。
1993年毕业后,朱兴明被分配到深圳一家小公司做技术工作。然而,朱兴明有了更大的人生目标,很快就走向了工作岗位。k代表一家私营公司华为。
在华为期间,朱兴明先生从核心工程师做起,凭借扎实的经验和勤奋的工作态度,逐渐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 1997年,朱兴明担任华为电气产品线总监。

2001年华为电气出售给艾默生后,朱兴明也成为艾默生旗下安盛电气公司的高管。那时,他的生活十分安逸。另一方面,华为电气被出售时,这些前华为员工获得了巨额补偿。反观外资子公司,作为企业高管,当时的年收入为数百万元。
但凭借技术出身,朱兴明始终怀有强烈的产业报国意识和技术理想。尤其是当看到国内中高端工业自动化市场几乎被国外厂商垄断时,他感到非常不舍。西门子、ABB、安川电机、三菱等国际大公司。他有兴趣创建能够在中高端工业自动化领域与国际巨头竞争的中国企业。
2003年初,在德国纽伦堡,他与一位外国友人谈起了辞职创业的想法。另一位朋友惊讶地说:“如果你是一家美国公司的高管,年薪几百万,你为什么还要继续创业呢?”像您这样的人在欧洲创业真是太棒了。我简直不敢相信!
已经下定决心的朱兴明给出了以下三个理由。中国应该是继美国、欧洲和日本之后的第四大自动化市场。中国正在从模仿向自主制造跨越,优秀的本土零部件制造商对于制造业的大发展至关重要。凭借资源和经验凭借过去积累的经验,您可以确信自己能够做正确的事情并为客户创造价值。
这三个原因可以很容易地用三句话来概括。中国有市场,中国有需求,我们可以创造价值。
朱兴明迅速组建了一支由18名商人组成的团队,其中大部分是华为电气部门的前员工。 TO一些老朋友担心你的事业。 “朱总,我想你会很难成功,你带领的18人创始团队如何能够取得长期成功,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事实上,朱兴明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他分享了他对带领团队的想法。一是与人为善,二是给大家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以身作则,领先半步。 “我永远是公司里最敬业的人,我比同事领先半步,致力于引导大家的思想。如果你能做到这三件事,那就很难了。”相信你无法领导一个团队。”
于是,2003年4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
2
距离上市还有 7 年
汇川技术开发的第一个产品是变频器,主要用于: 它是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设备,因为它精确地控制电机的速度和扭矩。
当时国内工厂使用的逆变器和控制器大部分都是来自欧美的国外品牌。它们不仅价格昂贵,而且通常需要一两个月才能获得维修零件。
在朱兴明看来,这是打造国产替代产品的好机会。然而,他们作为企业家的要求却相当简陋。 “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们连一个完整的实验室都没有,只能在走廊里放一张调试设备的桌子。”一位前汇川员工回忆道。
产品开发成功后,销售再次成为问题。一些客户MER们一听到“国行”这个词,立马把信川的销售人员赶了出去。终于见面后,对方直言:“我们只认西门子,别浪费时间了。”
当时,朱兴明既是他的老板,又是一名推销员。他白天拜访客户,晚上和工程师一起做图纸,经常熬夜。最终,通过朱兴明和他的团队的努力,汇川技术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和快速响应的服务逐渐在矢量逆变器市场取得了突破。
与许多初创公司一样,江川最初面临着财务限制和发展困难。朱兴明需要有实力的投资者来帮助公司发展业务。
后来,电梯制造商江南嘉捷成为其合作伙伴,两人成立了一家名为Monarch的合资企业,生产集成电梯变频器。
此次合作让江川获得了宝贵的资金,并进入了电梯控制器市场。随后,朱先生兴明多次公开感谢江南佳捷总经理金子峰先生及其父亲金祖明先生将汇川带入电梯行业。
2005年,汇川技术成功研发出基于矢量变频技术的NICE3000电梯一体化控制器。定制化的“专机”策略大大简化了调试流程,减少了本地设备安装时间,成本仅为国外产品的一半。因此,汇川科技已成为电梯行业集成控制器技术的领导者。
此后,汇川创新将“专机”战略拓展至更碎片化的行业,迅速抢占纺织机械等领域市场,也走上了更快的发展之路。 2007年,汇川技术回购江南嘉杰股份,君达成为汇川技术的全资子公司。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不少外资企业开始缩减投资规模。运营和创新的增长直线下降。然而,坚信中国市场前景的朱兴明却逆势拓展业务,不仅招聘更多员工,还加大研发投入。 2009年,随着4万亿元经济刺激政策的出台,汇川市再次进入高速增长态势。
2010年9月,汇川技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募集资金19.41亿元,成为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首家上市公司。从成立到上市仅用了7年时间。

3
博大而伟大
2007年,朱兴明就确定,未来的自动化领域应该处于综合产品阶段,伺服系统将是未来的驱动之王。
于是他给公司员工写了一封信说:“我们应该开始制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伺服系统和PLC产品在自动化解决方案中非常重要,为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电子制造、医疗器械等场景实现微米级精准的运动和逻辑控制。
汇川首款伺服产品于2009年推出,现场10次测试中7次取得良好成绩。面对技术难题,朱兴明亲自远赴欧洲请教专家,最终研发出性能与安川电机相当的产品。因此,江川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国内供应链,将顶尖专家与高素质的国内团队相结合,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不断驱动创新和产品升级。
2013年,汇川伺服在注塑机市场实现380%的三年复合增长率,成为国内第一伺服品牌。
此外,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汇川科技通过各类并购进入轨道交通、通用自动化、智能电梯等多个高增长领域。
随着2013年到2014年的发展,朱兴明开始思考一个问题。过去,江川先生以小事做大事。既然只有大产业才能造就大企业,那么未来如何才能“用大事做大事”呢?
受这种认识的影响,汇川技术在2016年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在朱看来,“所以我们把它作为重中之重。”
这一决定让汇川技术未来能够引起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其子公司联合动力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研发和制造,现已成为多家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据相关数据显示,公司市场占有率cupa 在外部供应商名单中排名第一,仅次于比亚迪(比亚迪),比亚迪生产和销售自己的产品。
2025年9月25日,从汇川技术分拆出来的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市值约700亿元。这将是朱兴明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如今,汇川技术已不再是工业控制领域的“单打独斗”,而是在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数字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成为涵盖轨道交通、传动、控制、电机、精密机光一体化、机电液气一体化等多个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员工2万多人,市值超过1600亿,是多个行业的领先供应商。
4
助力中国制造
多人创业朱兴明的创业之路在很多领域都走在行业前列,甚至还拥有两家明星上市公司,朱兴明的创业之路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幸运的,总是能够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但这并不完全正确。
2015年,汇川技术太阳能逆变器业务排名全国第二。但考虑到市场竞争水平和资金限制,朱兴明因财务和人力资源问题,于2016年决定放弃这项业务。
结果,创新技术错失了能源转型的好处,而其同行在随后的几年里经历了爆炸性增长。朱兴明后悔不已,说道:“这是埃川战略史上最大的失败,我们失去了对手的‘黄金组合’。”
他后来反思,其本质是对时代认识不清、缺乏决心。 “时间是企业成功的最大概率公司必须有能力管理时间观念。”
他还解释了自己作为企业家的方法论,“从理解时机到选择方向,都有假设。假设是什么?”就两句话:“我们相信”和“我们应该这样做”。我们相信这个行业会在寒冬里萎缩。我们相信“双碳”是未来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双碳”战略上。我们会根据这些假设来决定我们的方向。”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这是朱兴明在2016年提出的假设。光是拥有数千名研发工程师的英诺创新就已经开始投入进军汽车行业的战略。
然而,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还很低。江川的汽车业务不仅没有盈利,而且还要靠其他业务的利润来维持。维持它。江川市利润下滑,股价暴跌,投资者纷纷陷入疑虑。
朱兴明为球队加油。 “我们对汽车业务的投资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代表客户价值和长期利益。我们相信汇川一定会在这个方向上表现出色。”
资本市场的朋友对朱兴明说:“老朱,你再这样,我们就把汇川股份卖给你。”但自认为能看清当时发展趋势的朱兴明表示:“你可以卖,但我必须按照公司的规定办事。”
2020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汇川技术迅速成为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其判断力和坚韧得到了回报。
“我们要以时代为参照,从宏观经济到宏观产业、细分产业。在这次观察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最好的客户并占领新兴产业。 “这是我们观察时代得到的最重要的成果。”朱兴明说。

基于这一理念,朱兴明重点关注数字能源、智能机器人和低空经济三个领域。
他认为,未来能源的产生、传输、消费和分配都将依赖于数字化、智能化工具,因此未来虚拟发电厂、碳交易和能源交易将基于数字能源发展。 5到10年内,人工智能也将显着改变社会。最大的变化应该来自运输机,即智能机器人。下游地区的经济即将爆发。创新在这些领域拥有较高水平的技术积累和优势。
创新涉及很多领域,但其作用非常明确。它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公司的效率倍增器。
进入电梯行业中,集成电梯控制器改变了整个行业的面貌。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乘用车三合一动力总成改变了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技术路径。我们和宇通合作,相关的产品技术是进入这个行业的门槛。 Tower Crane Integration是与中联重科联合开发的塔机整套变频器。形成了新的交流格局。为宁德时代打造的智能产线全程无人操作,从电芯加工到电池组装全部依靠自动化设备,效率是传统产线的三倍……
朱兴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把世界上最先进的产品按100分来排名,中国顶尖企业大概能达到80到85分。 Innovance的使命是帮助目前得分80或85的中国各行业企业努力实现第 90 或 95 章。
如今,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向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汇创科技正在帮助众多制造业企业基于技术进行更新转型。我们相信,未来,随着创新的发展和更多科技企业的参与,中国制造业将真正实现从大企业到强企业、从低端企业到高端企业的跨越。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制造业的强大。中国需要更多像越川这样的企业来壮大制造业。

新浪财经公众号
我们每天24小时播放最新的财经新闻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请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新浪财经)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